NEW EVENT
最新活動
OKX
幣安
HOT ARTICLES
熱門文章
Featured Articles
專題精選
2025 年 7 月 4 日,也是美國國慶日當天,美國川普大張旗鼓的簽署了《大而美法案》(One Big Beautiful Bill Act),宣布要為美國的璀璨未來翻開新的一頁。
在川普上任後的眾多爭議性立法當中,《大而美法案》可以說是討論度最高的一部法案,透過大規模減稅、軍費擴張並削減社會福利,試圖重塑美國經濟與社會結構,但但同時也會增加大量的政府支出並提高舉債天花板,除了共和黨內部意見分歧、民眾支持度不高外,《大而美法案》甚至導致川普跟馬斯克多度撕破臉!
這篇文章,就來介紹《大而美法案》是什麼,《大而美法案》對美國的潛在衝擊,川普與馬斯克吵架的來龍去脈,《大而美法案》對金融市場和加密貨幣市場可能帶來的影響,以及長期下來投資人該注意的關鍵。
・法案大幅增加政府開支,埋下潛在通膨的種子:川普的《大而美法案》內容包括減稅、軍費擴張與消減社會福利,國家赤字預計會激增 3.4 兆至 3.8 兆美元,長期下來可能會提高通膨與升息壓力。
・馬斯克、川普撕破臉,成立美國黨:法案將取消新興能源補貼,與特斯拉有利益衝突,馬斯克因此與川普公開交惡,雙方在 X 與 Truth Social 互嗆。馬斯克於法案通過次日成立「美國黨」,打算搶奪國會關鍵席次,挑戰長遠以來的兩黨政治。
・短期提振產業,長期更多不確定性:法案短期利好零售與化石燃料,同時減稅有望刺激股市,但長期通膨和監管風險可能反而會壓制科技與加密貨幣市場的表現。
所謂的《大而美法案》,其實不是一個針對特定領域或產業的法案,而是一部綜合的法律,核心精神是實現川普 2024 年競選承諾,也就是透過大規模減稅、增加軍事支出與邊境安全預算、削減醫療福利開支,來重整美國經濟與社會結構。
法案的核心內容包括以下幾個面向:
法案將 2017 年《減稅與就業法案》中即將在 2025 年底到期的減稅措施永久化,並進一步擴大減稅範圍。個人所得稅率降低、企業稅率維持在 21%、子女稅收抵免額從 2,000 美元提高至 2,200 美元,並新增小費與加班費免稅政策(至 2028 年止)。此外,企業可享受設備與研發成本的快速抵扣,特別是製造業與房地產行業獲得明顯的稅務優惠。
法案撥款超過 465 億美元來建設邊境圍牆,另外有 450 億美元擴建移民拘留設施,並為美國移民與海關執法局(ICE)提供 300 億美元預算加強執法。尋求庇護的個體,則需繳納至少 100 美元的費用,整體而言是移民政策更加嚴格。
法案大幅增加國防預算,新增 1,500 億美元用於推動軍事現代化,並取消了 2022 年《降低通膨法案》中對電動車與再生能源的稅收補貼(也是與馬斯克利益高度衝突的一條內容),轉而支持傳統化石燃料產業,如煤炭與石油。
削減醫療補助(Medicaid)近 1 兆美元,預計會導致數百萬低收入與無業民眾失去醫療保障。同時,食品援助計畫也面臨縮減,有可能會進一步加劇社會不平等。
法案將聯邦債務上限提高 5 兆美元,也就是擴大舉債額度。根據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CBO)估計,未來 10 年內聯邦赤字將增加 3.4 兆至 3.8 兆美元,引發對美國財政穩定的廣泛擔憂。
這項法案被川普稱為「歷史上最具規模的立法」,有望能夠刺激經濟成長並全面復興美國製造業。但大量削減福利並增加赤字規模的做法,引發國內外輿論激烈爭論。
《大而美法案》的通過,代表著川普第二任期內對美國經濟與社會結構的重組的重大野心。以下我們可以簡單從政治、經濟與社會層面來分析法案對美國的潛在影響:
回顧整個立法過程,《大而美法案》在參議院以 51 對 49 票險勝,眾議院則以 218 對 214 票通過,顯現出就算是共和黨內部也對法案內容,尤其是債務增加的部分有疑慮。
但川普與國會議長 Mike Johnson 協調過後成功壓制反對派議員,某種層面上是展現出他對共和黨的鐵腕控制能力。但根據民調顯示,有高達 59% 的美國民眾反對這部法案,僅有 38% 表示支持,這可能是對未來共和黨在 2026 年期中選舉帶來不小的壓力。
法案的減稅政策,預計短期內刺有助於激民眾消費與企業投資,特別對製造業、房地產與化石燃料行業有利。像是半導體工廠的投資稅收抵免從 25% 提高至 35%,台積電、英特爾等企業將受惠。
不過 CBO 預測,減稅會讓美國未來 10 年相關的稅收減少 4.4 兆美元,而再加上赤字擴大,可能會推高通膨利率,其實是埋下潛在的地雷,增加美國經濟的不確定性。
此外,法案取消電動車與再生能源補貼,嚴重打擊仍然在起步和轉型階段,高度仰賴補貼的新興能源產業,這可能讓美國在先進製造與能源技術領域的競爭力下降,連帶讓其他國家像中國在全球能源轉型中獲得優勢。
法案大幅削減醫療補助與食品援助,預計將有上千萬低收入民眾失去基本保障,導致貧富差距進一步擴大。
無黨派研究顯示,減稅政策主要有利於高收入群體,進一步加劇財富資源集中的現象。根據美國稅務政策中心(Tax Policy Center)的分析,超過 60% 的減稅利益流向收入前 10% 的家庭,而低收入群體僅獲得微薄好處,可能加深貧富差距,引發社會不滿與抗議活動。
另一方面,嚴格的移民政策可能加劇勞動力短缺,對農業與服務業造成衝擊。
而《大而美法案》最受到市場矚目的,其實不是法案本身在政策內容層面引發的爭議,而是川普與馬斯克這對曾經的政治盟友因此公開撕破臉,甚至在政治上走向分裂。
回顧川普的勝選之路,馬斯克功績可能不小,尤其馬斯克在 2024 年大選中為川普提供了超過 2.5 億美元的資金,並在一度在川普政府創立的「政府效率部」(DOGE)主導推動聯邦支出削減計畫。
馬斯克反對《大而美法案》的核心理由,是法案大幅增加赤字與債務上限。他在 X 平台上多次抨擊法案為「債務奴役法案」,認為這部法案「瘋狂且具有高度破壞性」,將摧毀美國未來產業並導致數百萬份工作機會流失。
馬斯克特別指出,法案取消電動車與再生能源補貼,會損害特斯拉與新能源產業的利益。同時法案回頭補貼傳統化石燃料產業,同時打壓新能源與高科技產業,違背美國長期戰略利益。
2025 年 5 月,馬斯克宣布從 DOGE 負責人卸任,公開表達對法案的失望。6 月底,他進一步在 X 平台上表示,若法案通過,將立即成立新政黨「美國黨」(America Party),挑戰長久以來陳腐的兩黨制度。
而 7 月 4 日法案通過後,馬斯克就在次日宣布「美國黨」正是成立,目標是奪取國會少數席位,以在未來影響爭議法案的投票結果。
川普則不甘示弱,在 Truth Social 平台上反擊,稱馬斯克因失去電動車補貼而「發瘋」,並威脅終止與特斯拉和 SpaceX 的聯邦合約。川普甚至暗示應該要調查馬斯克獲得的政府補助,因為「如果沒有補助馬斯克早已捲鋪蓋回南非」。馬斯克再回擊「全部砍光補助也無所謂」,雙方衝突持續升級。
除了上述原因,分析師也認為馬斯克的反對不完全是基於個人的商業利益,也和他對美國財政紀律的長期關注有關。馬斯克在 DOGE 期間推動大規模裁員、取消合約,試圖降低政府開支,但《大而美法案》即將帶來的巨額支出,讓馬斯克的努力付諸東流。
此外,馬斯克與川普在 NASA 署長提名、AI 投資案等議題上的分歧,以及馬斯克未兌現的 1 億美元政治捐款承諾,都有可能是加劇雙方矛盾的原因。
而除了兩人互相嗆聲陸陸續續影響相關產業的股價,《大而美法案》在政策內容上對金融市場可能會有什麼樣的影響?
先講結論:短期內可能會提振特定產業,長期帶來更多經濟上的不確定性。而以下就從股市、債市與貨幣政策三方面分析:
法案的減稅政策刺激企業盈利預期,特別是零售、房地產與傳統能源板塊。法案通過後,美股主要指數短期內可能上揚。然而,赤字擴大與通膨壓力可能推高長期利率,壓縮科技股與成長股估值。
特斯拉等新能源企業因補貼取消而劇烈震盪,股價在法案通過前後已下跌超過 5%。
法案將聯邦債務上限提高 5 兆美元,預計美國財政部將大量發行短期國庫券以應對赤字融資需求。市場預期,短期國庫券殖利率可能升至 4% 以上,債市波動加劇。長期來看,赤字擴大可能消減投資者對美國債務的信心,推高借貸成本。
法案引發的通脹壓力可能迫使聯邦儲備系統(Fed)延後降息計畫,甚至重啟升息。也有一部份分析師指出,通膨風險可能會讓資金流向避險資產,如黃金與比特幣,間接影響股市與債市表現。
而《大而美法案》對加密貨幣市場的影響複雜,既有正面因素,也有潛在風險。以下從政策環境、市場情緒與長期趨勢分析:
川普在 2024 年競選期間改變對加密貨幣的態度,承諾將美國打造成「世界加密貨幣之都」。2025 年初他推動 GENIUS Act,試圖明確規範穩定幣的合規框架,增強投資者信心。
雖然《大而美法案》沒有直接跟加密貨幣相關,但減稅政策可能為企業與個人提供更多資金,間接流入加密市場。
不過法案削減新能源補貼與馬斯克的公開反對,可能會降低加密社群對川普政府的信心。尤其馬斯克作為比特幣與狗狗幣的長期支持者,與川普的衝突可能引發市場波動。
X 平台上的討論顯示,加密貨幣社群對法案的態度分化。部分投資者認為,赤字擴大與通膨壓力將推動資金流向比特幣與以太坊等避險資產,類似於黃金的角色。
然而另一派的投資人擔心,聯準會會因通膨壓力推遲降息,短期內可能壓制加密市場的上漲空間。
長期來看,法案對加密市場的影響,還是要取決於美國經濟表現與監管環境。
如果減稅政策成功刺激經濟增長,加密貨幣市場可能受益於更多資金流入與整體市場的風險偏好提升;但如果赤字失控導致經濟衰退,加密貨幣資產可能面臨與股市同步下跌的風險。
市場類別 |
風險 |
機遇 |
金融市場 |
赤字與通膨推高利率,壓縮股市債市估值。新能源因補貼取消受挫。 |
減稅刺激消費投資,零售、房地產、化石燃料與半導體產業受惠。 |
加密貨幣市場 |
聯準會升息壓抑風險資產,馬斯克與川普衝突引發市場波動。 |
通膨推升比特幣等避險資產需求,穩定幣政策利好區塊鏈發展。 |
既關稅之後,《大而美法案》可以說又是一個川普憑一己之力攪動全球金融市場的行動。但不知道是市場已經習慣川普的變化無常,還是對川普已經彈性疲乏,如果僅從加密貨幣市場的表現來看,《大而美法案》似乎沒有帶來太明顯的衝擊,比特幣依然有隨時準備突破新高的趨勢。
整體而言,金融市場在短期內可能會因為減稅政策帶動股市上漲,企業投資提升(可能會配置更多比特幣,同時搭配降息時程帶來可觀的牛市效應),但長期而言赤字擴大與越來越高的通膨壓力,可能會進一步讓貨幣政策回到升息的趨勢上。
建議投資人密切關注美國 CPI、就業數據與聯準會動向,靈活調整投資策略,或直接訂閱幣研的週報,每週推送整理好的最新經濟數據、國際局勢與政策動向給你:(訂閱週報)
2025 金融市場最關鍵的解放日!4 月 2 日起川普關稅全面實施內容
GENIUS Act 穩定幣法案高票通過,對加密貨幣市場有哪些利好?
Kai
主要關注 DePIN、AI、Crypto Gaming、 RWA。因為投機而來,留下來是想知道會發生什麼好玩的事。
Further Reading
延伸閱讀
觀看更多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