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新手教學

投資理財

區塊百科

賽道專題

幣種分析

優惠福利

市場週報

最新文章

活動優惠搜尋

NEW EVENT

最新活動

BG Wallet

OKX

幣安

web3 community

加入每日幣研 Telegram 群組,即時掌握幣圈最新資訊

HOT ARTICLES

熱門文章

    Featured Articles

    專題精選

    PolitiFi
    BTC
    Meme 迷因幣
    AI
    DeFi
    DePIN

      Zama 協議:用全同態加密(FHE)重塑區塊鏈隱私,開啟 HTTPZ 新時代

      Hank

      2025/11/03

      本文目錄

      前言

      區塊鏈的誕生改變了大家對於「信任」的想像。比特幣證明了,就算沒有銀行或是監管機構的世界,也依舊可以安全的運作,當所有的交易都可以被公開驗證,透明度就是它最大的武器。

      不過「透明」也間接成為了阻礙區塊鏈普及的最大痛點。當今天資產、身分、投票紀錄等資訊都全都公開在鏈上的時候,代表用戶就失去了各自的隱私,而企業也會受到影響。如果區塊鏈想要真正的進入主流市場,就需要在「可驗證」和「可保密」之間找到平衡。

      Zama 正是為此而生,它不是新的公鏈,而是一層跨鏈的隱私基礎建設,讓資料在加密的狀態下依然能夠被運算跟驗證,讓透明和隱私之間不再衝突。本文將會介紹 Zama 的技術核心以及其應用場景有哪些。


      Zama 是什麼?

      Zama 是由 Rand Hindi 和 Pascal Paillier 於 2020 年創立。Hindi 是科技領域的創業家以及投資者,曾創辦 AI 公司 Snips(後被 Sonos 收購),而 Paillier 則是著名的密碼學家,他發明的 Paillier 加密算法至今依然是加密領域中重要的一環。

      Zama 的目標很明確,那就是:讓隱私成為預設的選項,而不是額外的加分條件。Zama 認為,就跟網路從「HTTP」進化到「HTTPS」一樣,下一個時代的網路應該是「HTTPZ」— 全域性端對端加密的標準層。

      Zama 從過去到現在都只專注在一件事上:讓 Fully Homomorphic Encryption(FHE,全同態加密)變得夠快、夠簡單、能被所有開發者使用。


      Zama 小檔案

      項目名稱

      Zama

      賽道

      FHE、隱私

      融資額

      A 輪融資:7,300 萬美元(2024 年由 Multicoin Capital 和 Protocol Labs 共同領投)

      B 輪融資:5,700 萬美元(2025 年由 Blockchange Ventures 和 Pantera Capital 共同領投)

      團隊成員

      共同創辦人兼 CEO Rand Hindi、共同創辦人兼 CTO Pascal Paillier、營運長 Jeremy Bradley-Silverio Donato

      投資機構

      Pantera Capital、Blockchange、Multicoin Capital、Protocol Labs、Stake Capital、Portal Ventures、Metaplanet

      天使投資人

      Solana 共同創辦人兼 CEO Anatoly Yakovenko、Polkadot 創辦人 Gavin Wood、Protocol Labs 創辦人兼 CEO Juan Benet


      技術核心:FHE、MPC、ZK 的三重結合

      Zama 的核心是 FHE(Fully Homomorphic Encryption,全同態加密)。這項技術能夠讓資料在加密的狀態下直接進行運算,不需要解密。簡單來說,FHE 讓節點可以執行智能合約,但是無法看到合約的具體資料。

      Zama 開發的 FHE 效率比過去快了數倍,並且也同時支援 Solidity、Python 等主流語言,讓開發者可以透過熟悉的語法來撰寫合約。

      為了解決私鑰管理、驗證與分散化的問題,Zama 同時引入了兩種技術:

      • MPC(Multi-Party Computation,多方安全計算):用於分散私鑰,確保沒有人能單獨解密任何資料。所有解密請求都需要由多個節點協作完成,並且全程可公開驗證。

      • ZK(Zero-Knowledge Proofs,零知識證明):確保使用者輸入的加密資料真實有效。例如,一個交易者可以證明自己「有足夠資金」而不透露實際餘額。

      透過將這三者結合,Zama 也成為目前唯一同時滿足「保密、可驗證、可組合、可擴展」四大條件的區塊鏈隱私協議。


      可程式化隱私與合規

      Zama Protocol 提出的「Programmable Confidentiality(可程式化隱私)」概念,讓開發者可以在合約中定義「誰能看見什麼」,而不是讓所有人都看見全部的資訊。

      在過去 Web3 中,隱私協議常被設計成「完全保密」或「完全透明」,而 Zama 選擇讓隱私變得可程式化。

      舉例來說:

      • 穩定幣支付可讓交易雙方看見金額,但不對外公開;

      • 機構可以在不洩露個資的前提下完成 KYC、AML 驗證;

      • DAO 投票可保持匿名性,同時維持公開計票結果。

      在金融的領域中,這種架構還能夠直接把法規寫進智能合約裡,變成「可程式化合規(Programmable Compliance)」。

      對企業來說,這代表可以在公鏈上進行隱私交易,卻不必犧牲審計透明度;對用戶而言,這代表真實的「數據」,你可以掌控誰能看見你的資訊。


      Zama 協議架構:運算、私鑰與跨鏈的協作

      Zama 由以下幾個關鍵架構所組成:

      1. FHEVM Library:開發者只需要導入這個資料庫,就可以在 Solidity 中使用加密型變數(像是 euint64、ebool),並以 FHE 操作。這代表「隱私版 ERC-20」或「隱私 AMM」都能以現有的工具開發。

      2. Coprocessors(協同處理節點):當鏈上呼叫 FHE 的時候,主網並不會直接運算,而是發出事件通知 Coprocessors。這些節點會在鏈下完成運算然後回傳結果,確保主網的效能穩定。

      3. KMS(Key Management Service):使用 MPC 協議分散保存私鑰,每次解密請求都需多數節點共同參與。為防止內部竊取,這些節點運行於 AWS Nitro Enclaves 環境,並且會提供遠端的證明。

      4. Gateway:協議的中樞,負責協調、處理手續費和跨鏈。所有的操作都需要支付少量的 $ZAMA 作為手續費,並且記錄在 Gateway 的智能合約中。

      5. $ZAMA Token:作為協議的手續費與治理代幣,用於支付驗證、跨鏈等操作,也用於質押和節點獎勵。

      這種設計能夠讓 Zama 與 Ethereum、Solana 等主網無縫整合,同時還能保有獨立的高效計算層。未來透過 GPU 與 ASIC 加速,協議 TPS 有望達到 10 萬以上。


      應用場景:重塑金融、治理與 AI 的邏輯

      1. 金融與支付

      穩定幣支付、薪資發放、跨境匯款都能在完全加密的狀態下完成。傳統支付鏈條需要依賴多層中介與清算,Zama 可以讓這一切變得更即時、端對端、同時保密。

      除此之外,機構還可以在鏈上搭建法律相關的條件,像是:只允許通過 KYC 的地址收款。

      2. 真實世界資產(RWA)

      傳統金融機構因隱私與監管問題,長期被迫使用封閉的私有鏈。Zama 讓他們能夠在公鏈上安全發行資產,投資者的資訊與交易量均保持隱私,同時維持可審計性。

      JP Morgan 與 Kynexis 已利用 Zama 技術建立原型證明其可行性。

      3. 隱私 DeFi

      去中心化金融需要「隱私」才能成熟。透過 FHE,兌換金額與資產類型可全程加密,前置交易(front-running)問題自然消失。未來還能夠支援隱私借貸、加密信用評分與衍生品定價等等。

      4. 治理與身分

      DAO 投票可保持個別選票隱密,只揭露最終結果;去中心化身分(DID)可與可驗證憑證(VC)結合,讓用戶能在鏈上安全證明資格而不暴露資訊。

      5. AI 與資料市場

      在 Web2 中,使用者的資料會被一次性出售;在 Zama 中,資料會保持加密狀態,AI 模型可在上面訓練並支付使用費。資料擁有者可以持續獲得收益,建立公平的「資料即資產」的經濟模式。

      隱私不再是阻力,而是創新的燃料。


      經濟模型&治理

      Zama 採用 Delegated Proof-of-Stake(DPoS)的架構,由多個運營者共同維護。在一開始共有 18 個運營者,包括 13 個 KMS 節點與 5 個 Coprocessor。每個運營者都需要質押 $ZAMA 代幣來確保運行,如果出現惡意行為將會交由治理投票來懲罰。

      代幣經濟是基於「燒毀與鑄造(Burn & Mint)」模型:所有用戶支付的協議費用(驗證、跨鏈等)都會被銷毀,而節點獎勵會由協議根據通膨率來鑄造。初期通膨約為 10%,隨時間遞減,來確保長期的穩定。

      費用設計:

      • 驗證 ZK 證明:$0.005–$0.5

      • 解密操作:$0.001–$0.1

      • 跨鏈:$0.01–$1

      • 單筆加密轉帳的成本可低至 0.01 美元以下


      Zama 社群活動參與

      Zama 目前推出了生態教學互動的活動,完成活動頁面中的任務後就可以取得 Discord 中的身份組。

      1. Learn the Basics of FHE encryption:需閱讀 6 分鐘的 FHE 介紹

      2. An intro to FHE by Zama CTO:觀看指定影片

      3. An intro to FHE by a Zama Software Engineer:觀看指定影片

      4. An intro to FHE by Zama CEO:觀看指定影片

      5. Share Zama's latest update on X:轉推指定推文

      小提醒:記得要在完成任務後綁定 Discord 和 Twitter 等相關的社群帳號

      「活動參與」連結:https://guild.xyz/zama/start-here


      結語

      Zama 的出現,代表著區塊鏈正在邁向下一個時代。比特幣解決了「信任」的問題,以太坊解決了「可程式化」的問題,而 Zama 則是在解決「隱私」的問題。

      當隱私成為可被編程、可被驗證、也可被信任的時代,你是否還會願意將你的個人資料交給「中心化」的系統來保護?

       

      Hank

      RECOMMENDED ARTICLES

      推薦文章

      #

      AI

      機構搶進 Bittensor 子網! TAO 逆勢上漲剖析:減半效應、技術升級、資金進駐

    • 前言

    • 每日幣研 市場週報

      每週兩則電子報,全方位從總體經濟、鏈上數據、融資近況、項目動向快速解讀加密貨幣市場

      訂閱週報

      logo

      首頁

      最新文章

      全部文章關於我們聯絡我們網站聲明 隱私權政策

      HK

      TW

      ©台灣每日幣研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