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新手教學

投資理財

區塊百科

賽道專題

幣種分析

優惠福利

市場週報

最新文章

活動優惠搜尋

NEW EVENT

最新活動

OKX

幣安

web3 community

加入每日幣研 Telegram 群組,即時掌握幣圈最新資訊

HOT ARTICLES

熱門文章

    Featured Articles

    專題精選

    PolitiFi
    BTC
    Meme 迷因幣
    AI
    DeFi
    DePIN

      比穩定幣法案更全面的利好! Clarity 法案介紹,投票最新進展

      Kai

      2025/07/16

      本文目錄

      近期,最受到關注的加密貨幣話題,竟然不是比特幣再度突破新高,而是穩定幣意外出線,成為傳統媒體最熱門的焦點。無論是傳統報章雜誌還是網路自媒體,都紛紛推出專題介紹,也讓我們先前介紹過的 Genius 法案再度受到極大的關注。

      但在川普政府的加密貨幣組合技中,其實還有另外一條同樣利好加密貨幣市場,而且不只涵蓋穩定幣的法案正在醞釀,甚至讓共和黨發起「加密貨幣週」加速相關法案進展。

      這篇文章,我們就來深入探討什麼是 Clarity 法案,Clarity 法案的核心內容,Clarity 法案目前的立法進度,加密貨幣產業和政治界如何看待 Clarity 法案,以及 Clarity 法案對市場的潛在利好和利空!

       


      法案最新動態

      Clarity 法案在 7 月 15 日於美國眾議院進行的程序性投票意外失利,以 196 票贊成對 223 票反對收場,主要因共和黨內部對 CBDC 禁令的擔憂,以及民主黨提出的修正案(如公開 Epstein 文件)引發分歧。

      不過,最新轉機來臨:7 月 16 日上午已重新安排投票,預計東部時間中午 12:20 舉行。一旦通過就能火速進入辯論與最終表決階段。據悉川普已親自出馬遊說,且已經成功說服 11 名原反對議員轉向支持,若投票再度失敗,則可能再延宕至下週。

       


      Clarity 法案是什麼:數位資產監管明確化法案

      Clarity 法案(全名 Digital Asset Market Clarity Act),是由美國眾議院金融服務委員會主席 French Hill 在 2025 年 5 月 29 日提出的法案,顧名思義,就是要為長久以來法律地位模糊的「數位資產」,定義出一個清晰明確的框架,以及具體歸屬的監管單位,尤其要解決一直以來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與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之間紛爭不斷的管轄權爭議。

      Clarity 法案核心內容

      Clarity 法案的設計目標,是為數位資產規劃出清晰的定義與監管規則,因此第一步就是替不同的數位資產定義出明確的類別與監管機構:

      三大資產分類與負責監管機構

      類別

      實務定義

      主要監管機構

      數位商品(Digital commodity)

      建立在開放、去中心化區塊鏈上的原生代幣,如比特幣、以太幣等,資產的價值與交易必須透過該區塊鏈的共識機制來驗證與維護

      CFTC(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負責監管交易所、經紀商、經銷商

      支付型穩定幣(Permitted payment stablecoins)

      與法幣掛勾、收到監管的穩定幣,如 USDC、USDT,需具備 1:1 儲備與定期審計

      CFTC 與 SEC 共同監管,並強制遵循儲備、審計與資金保護規範

      排除類資產(Excluded digital assets)

      包含 NFT、農產品掛鉤代幣等,不是監管重點範疇,但仍須符合反洗錢與防詐規範

      不適用 SEC 或 CFTC 主要監管

       

      簡單來說,CFTC(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掌管所有「現貨」數位商品市場,包括交易所、經紀業與經銷商。而 SEC(證券交易委員會)負責「證券型資產」,以及帶有投資契約屬性的數位產品。

      除此之外,還有 Clarity 法案還有四大重點:

      成熟鏈(Mature Blockchain)標準

      Clarity 法案設計了「成熟鏈」這個標準,意思是:只要一條區塊鏈夠去中心化,不會被某個人或團隊控制,未來四年內也有明確目標來達成或維持這種去中心化程度,項目方就可以向 SEC 申請「成熟鏈」資格。

      一旦獲得認定,這條鏈上發行的數位商品(像是代幣)就不需要再經過 SEC 複雜的證券註冊程序,等於在法律上取得較大自由度,省下很多時間和成本。

      募資豁免門檻

      如果項目方募資金額沒超過 7,500 萬美元,而且承諾未來四年內鏈上會達到「成熟鏈」標準,就可以在 SEC 監督下,使用類似「Reg A」的簡化募資程序。

      就像開放一條「快速通關」給新創項目,讓他們可以募到資金,又不用一開始就承受繁瑣的證券審查。

      註冊與反洗錢規定

      所有數位商品交易所、經紀人或代幣經銷商,必須在 180 天內到 CFTC(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註冊。

      註冊後還得遵守《銀行保密法》,也就是大家熟知的 KYC(認識你的客戶) 和 AML(反洗錢) 規定,避免不法資金流動,保障市場安全與透明。

      聯邦標準在先,各州規則在後

      法案中也明確規定,聯邦的法律優先於各州的法規。意思是加密產業只要遵守 Clarity 法案的規定,就不怕每個州各訂一套不一樣的監管標準,這樣才能確保全美有一致的監管環境,企業無需為了合規疲於奔命。

      整體來說,Clarity 法案的推出,可以說是代表美國試圖在監管與創新之間尋求平衡,為數位資產市場提供穩定、可以預期的發展路徑!

       


      Clarity 法案最新進展:眾議院即將表決,參議院積極討論

      眾議院進展快速,表決在即

      ・委員會階段:2025 年 6 月 10 日,金融服務委員會以 32 票對 19 票通過;農業委員會以 47 票對 6 票通過,展現出法案獲得跨黨派支持,隨後合併版本提交全院審議。

      ・程序性投票(Procedural Vote):法案原計劃於 7 月 15 日進行程序性投票,以推進辯論與最終表決,但因共和黨保守派反對,投票以 196 票贊成對 223 票反對失敗。失敗主因包括黨內分歧(如對 CBDC 禁令的擔憂)與民主黨提出的修正案(如要求公開 Epstein 文件),導致法案暫時擱置。

      ・最新動態:截至 2025 年 7 月 16 日上午,眾議院已重新安排程序性投票,預計於東部時間中午 12:20(台北時間晚間 0:20)進行。若此次投票通過,將進入辯論階段,並可能於當日或次日進行最終表決。總統 Trump 已公開呼籲共和黨支持,據報已說服 11 名原反對議員轉向贊成。但若再度失敗,可能延後至下週。

      目前,眾議院進展順利但不穩定,共和黨領導層正努力化解內部分歧,以確保法案推進。

      參議院還在討論,尚未進入投票

      法案通過眾院後,下一關卡是參議院。雖然參議院銀行委員會已在 7 月 9 日舉行聽證,針對加密市場監管立法交換意見,但目前尚未進入正式表決。相較眾議院,Clarity 法案在參議院的進展較緩慢,尚未進入正式投票階段。

      ・初步階段:法案通過眾議院後,將提交參議院審議。目前,參議院銀行委員會於 2025 年 7 月 9 日舉行聽證會,討論數位資產市場結構與監管議題,但未針對 Clarity 法案進行專門表決。reuters.com

      ・最新動態:截至 2025 年 7 月 16 日,參議院無新進展報告,預計在眾議院通過後,才會加速審議,但黨派分歧(民主黨多數反對)可能延緩進程,部分用戶預測若眾議院近日儘速通過,參議院可能在 7 月底前啟動委員會投票。

      整體而言,參議院仍處於觀望階段,需等待眾議院結果。而參議院的決定將左右法案能否最終送交總統簽署,正式成為美國法律。

      「加密貨幣週」加速推動立法

      共和黨把 7 月中訂為「加密貨幣週」,打算集中推動 Clarity 法案、Genius 穩定幣法案等相關立法。

      仍然持續有反對聲浪

      儘管進展順利,但法案並非毫無爭議。民主黨參議員 Elizabeth Warren 等批評者警告,法案可能會讓像 Meta、Tesla 這類非加密企業,透過資產代幣化的方式鑽漏洞、規避 SEC 監管,引發市場不公平或監管真空的疑慮。這樣的聲音,也可能在參議院階段影響法案的最終版本。

       


      Clarity 法案影響範圍與項目:去中心化項目、機構級投資單位、傳統金融通通受益

      Clarity 法案影響的不只是單一產業,範圍幾乎涵蓋整個數位資產市場,從區塊鏈、DeFi 到穩定幣與傳統金融機構,甚至到投資人都息息相關。以下是五大主要影響:

      區塊鏈與 DeFi 更有發展空間

      法案明確規定,非託管型的區塊鏈開發者與 DeFi 協議,不用再承擔過去動輒被 SEC 盯上的合規壓力。這讓去中心化應用(DApps)在美國也能安心發展,開發者不必再跑去監管較寬鬆的地方如瑞士、新加坡設點。對美國來說,這是一種「把創新留在國內」的政策。

      穩定幣監管成形,傳統金融更敢參與

      Clarity 法案和 Genius 法案可以說是相輔相成,後者針對穩定幣制定了明確規範:發行人必須準備足額的現金或國債來備付,並且遵守反洗錢與反恐資金的管制。這種監管制度下的穩定幣,會讓銀行更願意接觸,跨境支付、DeFi 應用也能更順利被主流採用。

      未來,使用穩定幣跨國轉帳或付款,可能就跟現在刷卡一樣簡單。

      機構投資者進場,市場流動性大增

      過去機構資金不敢碰加密貨幣,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搞不清楚到底誰在管。Clarity 法案讓合規路線變清楚,像摩根大通這類金融巨頭已經準備好,把比特幣 ETF 當成貸款抵押品,還可能把加密資產納入信用評估模型。

      法案通過後,勢必帶動更多機構投資人入場,讓市場流動性更好、價格波動性也更穩定。

      傳統交易所也能獲得數位資產執照

      Clarity 法案開了一扇門,允許傳統證券交易所申請「數位商品交易所」的牌照。未來投資人有機會在同一平台同時交易股票、比特幣、以太坊等資產,讓傳統金融與加密市場真正接軌。

      投資人保護升級,資訊透明化

      最後法案也加強了消費者保護,要求數位資產相關公司必須定期揭露資訊,並將客戶資金獨立保存,避免像過去 FTX 那種把用戶資金挪作他用的弊案再度發生。這對一般投資人來說,意味著投資加密貨幣的風險會降低,資訊也會更透明,不再只能毫無根據的相信平台。

       


      業界、政界怎麼看 Clarity 法案?正反兩方的意見

      Clarity 法案在美國政壇和加密產業內掀起了極大關注,不過看法呈現兩極:一邊認為是產業解放的關鍵,一邊卻擔心反而埋下風險。

      支持者怎麼說

      ・Coinbase 執行長 Brian Armstrong

      公開力挺 Clarity,認為這是美國發展成全球加密貨幣中心的起點。透過清楚的監管制度,能讓機構投資人放心進場,讓市場更成熟、更有信任感。

      ・DeFi 教育基金與 Coin Center

      這兩個專門倡議去中心化技術的組織發聲明大力讚賞。其中特別提到法案保障了非託管開發者(例如寫程式打造 DeFi 協議的人),讓創新不會被不合理的法規扼殺。

      ・安永(EY)專家 Paul Brody

      Paul Brody 將 Clarity 和 Genius 法案視為「加密市場的催化劑」。預測隨著穩定幣監管成形,全球支付系統會因此被徹底顛覆,跨境轉帳將變得跟發送訊息一樣容易。

      反對者怎麼想

      ・參議員 Elizabeth Warren

      只要是與加密貨幣相關的議題,Elizabeth Warren 一項是堅貞的反對者,他認為Clarity 可能被大型科技公司鑽漏洞,Meta、Tesla 等企業未來有可能把股票或資產「上鏈代幣化」,藉此規避 SEC 的監管。

      ・前 CFTC 主席 Timothy Massad

      他認為 Clarity 雖然想要明確化監管,但設計上反而可能讓 SEC、CFTC 的分工更複雜,建議應該設立一個更統一的架構,避免法規被單純解讀成誰說了就算。

      ・民主黨議員 Maxine Waters 和 Stephen Lynch

      這兩位議員不只反對,還發起了「反加密貨幣腐敗週」,指控法案背後可能隱藏著某些政治人物與加密產業之間的利益勾結。他們要求加強監管,避免立法成了財團開後門的工具。

       


      Clarity 法案對加密貨幣市場的利好與利空

      從明面上來看,Clarity 法案對加密貨幣市場無疑是個利好,但也伴隨著一定的潛在風險,法案對市場的影響可以從正反兩面來看:

      利多因素:市場將更透明合規、更具競爭力

      首先,法案最被市場期待的,就是監管清晰度的提升。Clarity 明確劃分 SEC 與 CFTC 的權責,對企業來說降低了合規成本,也讓投資人對市場的信心上升。而隨著規則變得清晰,更多機構的加入能提升市場流動性,還能降低價格波動性,讓市場更穩定。

      此外,CLARITY 法案對非託管開發者的保護,有利於 DeFi 與其他去中心化項目的創新,過去擔心被 SEC 找麻煩的而轉移陣地的團隊,未來能安心在美國開發經營,不必再遠走瑞士、新加坡等地。

      更重要的是,法案若順利通過,將有助美國在全球加密市場搶回人才與資金流的主導權,與歐盟的 MiCA 法規、新加坡的開放政策正面較勁,爭取全球加密產業中心的地位。

      潛在風險:監管漏洞與法案不確定性

      另一方面,法案最被詬病的,就是可能被企業利用「去中心化」的定義漏洞進行監管套利。只要稍微包裝一下,原本該受 SEC 監管的資產,可能就被偽裝成「去中心化商品」。同時,反洗錢與 KYC 機制的在實務上的執行程度也是一大挑戰,DeFi 協議因為沒有中心化中介,讓傳統的反洗錢監管很難執行,這可能形成新的監管死角,成為洗錢、詐騙的溫床。

      再者,目前法案仍然在立法過程中,雖然共和黨佔據多數,但政治上的分歧仍然相當明顯,不僅可能拖慢立法進程,也可能導致最終通過的版本與目前設想大相逕庭。也就是說法案在參議院還有不少變數,任何表決上的阻力或推遲,都可能引發市場價格的劇烈波動,未來依舊要根據法案的進度彈性布局。

       


      筆者觀點

      從 Genius 法案到 Clarity 法案,可以看出傳統金融和加密貨幣市場的橋接已經不是未來敘事,而是正在進行式。過去大家總以為區塊鏈會從支付等功能性的環節進入一般民眾生活,進而由下而上逐漸影響體制,沒想到反而是全球最大經濟體由上而下全面進行革新。

      而在這樣的背景下,筆者認為最近價格表現相對熄火的 PayFi、RWA 仍然會是主要關注重點!

       


      延伸閱讀

      GENIUS Act 穩定幣法案高票通過,對加密貨幣市場有哪些利好?

      穩定幣是什麼?有哪些?有什麼風險?|2025 穩定幣排名

      美國眾議院通過的 FIT 21 法案是什麼?對加密貨幣監管有什麼影響?

       

      Kai

      主要關注 DePIN、AI、Crypto Gaming、 RWA。因為投機而來,留下來是想知道會發生什麼好玩的事。

      Further Reading

      延伸閱讀

      #

      法律監管

      GENIUS Act 穩定幣法案高票通過,對加密貨幣市場有哪些利好?

      觀看更多熱門文章

    • 法案最新動態

    • 每日幣研 市場週報

      每週兩則電子報,全方位從總體經濟、鏈上數據、融資近況、項目動向快速解讀加密貨幣市場

      訂閱週報

      logo

      首頁

      最新文章

      全部文章關於我們聯絡我們網站聲明 隱私權政策

      HK

      TW

      ©台灣每日幣研版權所有